〈秋庭戲嬰〉裡的秋天信號

今天(9/23)是農曆年的秋分,在不知不覺中,秋季已經過了一半!

圖1姐弟

宋代〈秋庭戲嬰〉裡這兩位小朋友,經常出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宣上,姐弟倆天真專注的表情、服飾以及玩物,由於畫得細膩,而成為大家討論這幅畫作的焦點。

圖2秋庭戲嬰 gFVE4Jo4UOgmiiLGzhzk66jCH

不過,在天兔颱風過後的微涼秋日裡,我們換個角度,來看看此幅畫的作者蘇漢臣,如何為這對姐弟所在的場景定義出季節感。〈秋庭戲嬰〉畫面的右方有高大直聳的奇石與花草,主角姐弟則位於畫面的左下方,這種構圖可從六朝時期〈竹林七賢圖〉(下圖) 的樹下人物構圖方式中找到淵源。蘇漢臣透露此畫季節的關鍵,就是環繞於高大奇石附近的芙蓉與小白菊,畫家筆下的芙蓉花不僅大大地盛開,而且以紅色與白色被仔細地描繪其姿態,右下方的小白菊也毫不遜色地在一旁綻放著,畫家雖然只畫出一小叢,但可以想像其餘花叢之繁盛。我們都知道,菊花是在秋季天氣轉涼、日長變短的時期開花,乃至於古代在重陽節時有賞菊的習俗。因此,蘇漢臣就是利用這些時令花卉,來傳遞此畫的秋天信號。

不管你身處在哪個城市,找個空閒,觀察一下身邊的花草樹木吧,它們或許也正在告訴你:現在,就是秋天了。

陳韻如,〈〈秋庭戲嬰〉與〈冬日嬰戲〉雙幅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337(2011.04),頁90-97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